四川省消委:“儿童食品”不等于安全健康

时间:2022-06-11 09:05:45 来源: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:佚名

  近年来,标有“儿童”二字的食品受到广大家长青睐,价格也比同类普通食品高,比如儿童酱油、儿童面条、儿童奶酪、儿童牛排……这些“儿童食品”真的比普通食品更适合孩子们食用吗?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、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提醒家长:包装有“儿童”二字不一定比普通食品更适合儿童,关键看标准和配料表。

  目前尚无国家标准

  不必过于追捧“儿童”二字

  网络平台搜索发现,包装标有或宣称“儿童”的食品种类繁多,销量也比较高。以一款吐司为例,产品宣称“儿童营养吐司”,月销量达2万单,但配料多达22项,执行标准是普通面包国家标准。还有一款月销量达3千余单的意面,包装虽没有“儿童”二字,但宣传图却标注“儿童意面”,咨询客服“与普通意面有何区别”时,对方表示“面是螺旋面,其他都是一样的”。

  其实,目前世界卫生组织(WHO)和各国对儿童均无明确统一的规定。根据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》问答第29条解释,可以理解为:已满36个月但不满15岁的人群均可认作儿童。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并没有儿童食品这一概念。

  我国只有针对0至36个月的婴幼儿配方食品、辅食的相关食品安全标准,如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》(GB10765-2010)、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》(GB10767-2010)、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》(GB10769-2010)等。还有一些涉及儿童食品团体标准,如《儿童速冻含馅米面食品》(TCGCC34-2019)、《儿童肉类制品通用要求》(T/CMATB9002-2021)。因此,不要以为食品包装或宣传页面注明“儿童”就一定更符合孩子生长发育需求。在执行相同标准的前提下,其实市面上打着“儿童食品”旗号的产品与同类普通食品成分没有太大区别。

  重点看配料表

  选择“少油、少糖、少盐”食品

  除了食品领域,其他领域产品也存在打着“儿童”旗号,实质与普通商品没有区别的现象,目的是迎合家长爱孩子的心理从而卖出高价。在没有强制标准的情况下,市面上有的“儿童食品”不仅与普通食品没有太大区别,有的厂家为了迎合儿童口味,甚至可能加大调味料或添加剂的使用。判断食品适不适合孩子吃,关键看标签执行标准以及配料表,优先选择配料表比较简单以及少油、少糖、少盐的食品。


原文链接:http://scjgj.sc.gov.cn/scjgj/c104538/2022/6/6/d033288b5b704b149aabd4f94397f587.s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安全生产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联系电话:010-56232582 13391776757 010-56278284 13366461258 010-53386795
监督电话:18511526897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邮箱:qgzfyjsfzdyzx@163.com  客服QQ:321579164 通联QQ:13115014313